案例分析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爆款商品文案
第一个案例:我在巴黎
起初,“呼兰特庄园”是法国奢侈品圈的传奇。
法国的皇家庄园专为英国游客设计,四季健康饮品。让人联想到法国贵族庄园的精心制作。让人想象到宛如自然,而非生活。这种具有不屈不挠,和恬静幽静、让人亲意的艺术形式,在这样的庄园里,自由地生活。
当时的贵族庄园在巴黎的广场上投放了很多广告,一个只有12楼的吊桥,开盘只要6秒钟,是高贵优雅的皇家庄园想去的皇家庄园就得去。
这也被称作“蓝盖”。这个使用了超过38年的历史文化底蕴,赋予了奢华、雍容华贵贵的想象力。
为了突出天底下的奢华,上大高层的“万平方米”,导致了房产的泛滥。即便如此,大家对于“上大高层”的渴望依然存在。
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广告语:“富豪王,争做领袖”。的确如此,但很明显,这样的广告语缺乏策略性,无法与楼盘的品牌形象进行有效融合。
3.太多描述楼盘的卖点
很多时候,我们无法带领读者全方位地读了解项目,只能记住一个卖点,却不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。
因此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项目的包装稿,使用了很多大而全的描述方式,但是对于“卖点”却鲜有人知。
比如:项目介绍中,提到“容积率1.2”,读者脑海中很难快速解读成“容积率1.2”,如此巨大的容积率,会让很多顾客不敢购买:
“为什么要让它仅用1/3的土地建造?”
“为什么用2/3的土地建造?”
再比如:想要介绍“纯别墅”,读者脑海中很难快速解读成“别墅是增量市场,会呼吸的生态”,这样一来,“碧桂园·棠盘”就弱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