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在PR通稿写作的过程中,会有许多不一样的误区。
写作技巧:A、以偏概全。PR通稿的最大优势就是要做到“全”,虽然不能做到全部。如果你说你想写一篇通稿,别人一眼就能看懂,但也不能做到每一个字都包含“主旨”。另外,如果你想用“大而全”的表达方式,“通稿”就相当于读者自己的一本小本本,消费者更喜欢看,但并不意味着,读者就一定会喜欢。
B、言之有物。PR通稿是对读者的引导,说白了就是告诉他们你想说什么,不要谈什么,否则读者根本就不会感兴趣。
C、“傍大款”。PR通稿写的再好,如果能跟读者切身利益相关,也能起到请读者注意的作用,哪怕是涉及到一些争议,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传播效果。
D、“有背书”。所谓有背书,是指在“有名气”上能给对方增加一定的信任度,或者承诺你讲的东西对对他/她而言,是可靠的。
在撰写“新闻通稿”时,切记不要为了写而写,要知道,大稿、小稿,都有背书的成分在里面。
“新闻通稿”和“人物专访”,前者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,而后者可很多。
08读者对企业的认知
“企业应该怎么写新闻通稿”
看完之后,PR人又发现,“还写不好呢”!
那是因为,从本质上讲,PR公关稿是以媒体的立场客观、公正地进行报道,用事实说话,是新闻媒体的职业素养,也是记者在创作新闻的必要武器。
而当我们以“写”的口吻来写新闻通稿时,其实也存在着让人“信息孤岛”现象,这也是很多PR负责人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。
比如:有个PR在其新书《自主传播:发动你的核心员工》中,就曾提到过一个观点:不要认为新闻通稿就是写稿子。